2021年三明市文化和旅游工作要点
来源:三明市文化和旅游局 时间:2021-03-08 15:23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文化和旅游工作至关重要。全市文化和旅游系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力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上部门的工作要求,持续做实做足“四篇文章”、推进“四个着力”、深化“五比五晒”,巩固拓展提升“三明实践”后半篇文章,统筹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自觉承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积极贯彻文旅融合共同发展思路,一手抓项目建设补短板,一手抓品牌创建促提升,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强化思想建设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1.坚持思想引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物、旅游、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领域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党的全面领导贯彻落实到文化和旅游发展各领域全过程。采取举办培训班、专家辅导、专题党课等形式,提升学习效果。 

  2.坚持党建引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持续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严格执行党章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督促基层党组织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生活制度。抓实基层组织建设,打造特色党建品牌。 

  3.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始终把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紧紧抓在手上,持续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专项整治以及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加强对局属单位的监督检查。继续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全面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机制,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4.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守好文化和旅游领域意识形态阵地。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民主生活会、干部考核、述职述廉等主要内容,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健全完善意识形态工作机制,加强舆情研判和宣传舆论阵地管理,组织意识形态工作情况检查考核。 

  二、毫不放松抓好文旅市场疫情防控 

  5.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严格落实省、市关于做好春节、五一、国庆等重点时期疫情有关防控工作的要求,认真履行主体责任,严控景区、星级宾馆、影剧院、娱乐场所、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重点场所,严格落实测温、验码、通风、消毒、预约、限流、错峰入园等措施,确保文旅场所安全有序。 

  6.加大市场监管力度。重点加强“两节”、“两会”、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等重点期间日常检查力度,采取明查与暗访、错时与交叉形式,增加检查频次,进一步强化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排查整治安全隐患,营造安全、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和社会文化环境。 

  三、唱响“风展红旗.如画三明”城市品牌 

  7.开展常态化红色故事宣讲。加大文艺精品创作,创作生产一批文学、音乐、舞蹈、书画等文艺精品,以流动舞台车文化下乡、“百姓大舞台”展演、“半台戏”配送等形式常态化开展宣传活动,讲好“三明实践”故事。推进红色情景音乐剧展演,抓紧编排情景音乐剧《风展红旗如画》简化版,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常态化、分众化开展演出。认真筹备与龙岩联合组成红色宣讲团晋京赴国家文旅部、国家广电总局等部委开展宣讲活动,进一步唱响“红色三明”品牌。 

  8.加强革命遗址保护利用。推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旧址群保护利用项目积极申报第九批国保单位各项基础性工作,推进红色文化线路整体保护利用。实施中央红军长征、东方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等线性整体保护利用工程,加快推进红军长征出发地革命旧址群保护项目。 

  9.不断拓展红色旅游发展空间。推动三明绿色旅游推广联盟、三明红色旅游推广联盟融合发展,建设红色文化+绿色生态“双轮驱动”发展机制。重点推进宁化长征文化公园景区、明溪滴水岩红色旅游景区、建宁客坊乡水尾红色小镇、清流林畲红色小镇等红色旅游景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打造一批在国内具有竞争力的红色旅游精品景区,树立巩固“风展红旗如画”的红色旅游总体形象。    

  10.打响“中国绿都•最氧三明”品牌。融合地方“非遗”、民俗、美食、体育、养生等要素,创意开展“中国绿都·最氧三明四季行”大型“互联网+旅游”主题活动,开发“四季云游三明”线上展示专题,制作形象宣传片、宣传品、伴手礼,投放户外广告、新媒体广告,做强官方自媒体。重点推进建宁、永安、将乐、沙县等县(市、区)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省级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县(市、区)。 

  11.持续提升“满意在三明”品牌。挖掘红色、客家、闽学等文化资源,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编制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规划,策划实施“周周有戏看”、“三百”工程、流动舞台车文化下乡巡演、百姓大舞台、广场文化活动等系列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12.巩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打造一批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扎实做好国家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提升一批公共图书馆的等级和服务能力。加快发展数字公共图书馆建设,提升“图书馆阅读.家联盟”服务效能。 

  13.持续做优“工业基地•活力新城”品牌。指导三钢建设1958工业博物馆、钢铁主题公园等互动项目,努力打造工业旅游精品。 

  14.做好“三明实践”考察观光服务等工作。完成“四个一”工作:推出一条《跟着“三明实践”游三明》精品旅游线路;策划编印一本《“三明实践”专题旅游线路手册》;举办一期“三明实践”导游讲解员培训班;编排一台以“三明实践”、“五个故事”为主题的文艺节目。 

  四、推进“一城两园三区”等重点项目建设 

  15.推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创建工作。制定印发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创建工作方案,督促指导全市有序开展试点城市创建工作,激发市场活力和消费热情,让文游消费成为做实做足“四篇文章”的重要载体。 

  16.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三明段)等标志性项目建设。对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国家总规划和福建段规划编制工作,积极争取项目、政策。紧抓庆祝中国建党一百周年重要节点,力争建成3-5个标志性产品项目,突显长征出发地重要地位。 

  17.推进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重点围绕万寿岩遗址本体保护,修编完善保护规划和管理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和保护利用设施建设;加强对遗址和出土文物的研究,借助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高端科研院校,引智借力,加强万寿岩遗址学术研究;加大万寿岩遗址周边环境整治,加快文旅融合项目建设,启动创建5A级旅游景区前期工作。 

  18.推进国家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程。打响客家祖地品牌,建设一批整体性保护重点区域、传习中心和生产性保护项目;进一步完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 

  19.推进三沙生态旅游区建设工程。重点围绕水美土堡、三明郊野国家地质公园(瑞云山、大佑山片区)等文化和旅游资源,策划水美土堡乡村旅居综合体等项目开展深度招商,提升瑞云山景区旅游设施,打造碧溪生态谷项目。 

  20.推进新阳中心片区建设工程。深入推进新阳中心片区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加快打造“文旅+非遗”、“文旅+农业”“文旅+美食”、“文旅+体育”等产品业态,补齐发展短板、突出特色优势,助力新阳中心片区打造成为乡村振兴典范和区域协同典范的中心。 

  21.加快推进市区夜间经济发展。持续办好“夜三明”百姓大舞台惠民演出,年内计划完成60场活动。协调推进市区12个夜间经济建设项目,进一步聚集广场商圈人气,拉动夜间经济消费增长,力争2021年实现全市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比增15%。 

  五、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传承发展 

  22.推进第24届世界遗产大会筹备。重点实施对世遗考察展示点相关遗址和土堡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努力实现新提升。做好迎接世界遗产大会工作嘉宾来明考察的宣传报道,加大对外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23.提升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水平。加强文物源头管控,完善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聚焦文物考古和大遗址保护、革命旧址修缮和陈列展示、文物安全防范能力建设等重点领域,全面提升全市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围绕建党100周年主题,持续推出一批主题突出、导向鲜明、内涵丰富的革命文物陈列展览。 

  24.提升非遗项目传承活力。做好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评审工作,组织开展传统工艺振兴、曲艺传承发展、保护记录等活态传承工程,夯实非遗保护基础。抓好历史文化展示工程建设,推动非遗传承基础设施建设。 

  六、推动艺术精品创作繁荣发展  

  25.加强艺术精品创作引导。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5周年”等重大时间节点重大主题开展艺术创作,鼓励各级文化馆、美术馆及文艺院团积极承办各类文艺活动和展览活动,积极支持基层院团发展。组织推荐各县(市、区)参加国家、福建省文艺赛事,创作文艺作品参加福建省艺术节,推荐优秀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参加福建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评选活动。 

  26.强化优秀艺术人才培养。积极推荐优秀文艺人才参加省级以上艺术赛事以及对外文化交流,提升舞台艺术创作竞争力。推荐中青年骨干人才参加国家、省级各类艺术领域专业技能培训,培养本土优秀艺术人才。认真做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备案工作。 

  七、全面推进文旅重点产业发展 

  27.大力推动文旅康养产业。积极培育休闲旅居、生态观光、山地运动、自然观鸟、培训研学等康养业态。以“森林+”为主线,推动大田桃源睡眠小镇“森林+医养”、泰宁耕读李家“森林+静心休养”等特色康养产品持续健康发展。 

  28.积极扶持文化创意产业。鼓励社会资本积极投资创意设计业,争取打造1-2家具有较强行业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创意设计品牌企业。支持福建(泰宁)影视基地发展成为产业链完整的影视演艺娱乐产业集聚区。 

  29.认真讲好茶文化故事。突出三明“林深水美茶香”优势,大力发展茶园观景、茶生产体验、茶乡生活、茶艺观赏、茶叶伴手礼销售等乡村农旅项目。支持大田高山美人茶、泰宁状元茗、沙县红边茶等重点品牌示范性发展。 

  30.加快文旅产业数字化发展。支持泰宁、尤溪、永安、沙县等数字文旅基础较好的地区,运用“行政手段+市场运作”的方式,打造一批有山区特色的智慧旅游目的地、智慧文化体验园等示范性项目。通过举办网络旅游节、购物节,融入直播带货、云旅游、云体验等创新元素,整合线上线下资源要素,互相引流,发掘消费新热点。 

  八、实施文化和旅游惠民工程 

  31.开展文化惠民服务活动。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主线,策划实施“颂歌献给党”系列活动,开展第26届群众广场文化活动、举办“周周有戏看”公益惠民演出活动40场、实施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三百”工程、开展“半台戏”配送、流动舞台车文化下乡巡演,推动文化惠民活动进区县、进社区、进景区,拓展文化惠民辐射面。 

  32.开展乡村旅游提升工程。推动省级乡村旅游休闲集镇和旅游村、金牌旅游村创建工作,立足乡土特色,培育特色化、多样化、差异化的星级乡村旅游精品村镇,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增效。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巩固旅游厕所革命新三年行动计划成果,抓好旅游厕所数据管理,积极推动旅游厕所上线标注和“一厕一码”工作,助推旅游厕所服务品质提升。 

  33.实施广电惠民工程建设。加快农村有线广播村村响工程及县乡村三级联播联控工程建设,利用“村村响”广播系统资源优势,落实落细新冠疫情防控宣传工作。积极做好全市1735个行政村应急广播体系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确保到2024年底全面完成。扎实做好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确保圆满完成全市农村20820场公益电影放映任务。 

  九、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34.编制完成全市“十四五”文化旅游改革发展专项规划。认真总结“十三五”成果与问题,重点把握科技创新、空间优化、文旅融合以及全域思维等战略方向,更加强调推进融合发展、创新发展,确保“十四五”文化和旅游事业产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35.提升资源统筹利用水平。持续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培育建宁县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泰宁九龙潭、宁化天鹅洞、尤溪联合梯田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推出一批研学旅行精品线路,持续推进我市研学旅行市场健康快速发展。 

  36.精准开发客源市场。落实2021年旅行社地接奖励扶持政策,逐步建立覆盖国内外市场的旅行社营销渠道体系。通过优化提升精品线路产品、建设持续性宣传渠道、参加旅游展会、举办旅游推广活动等形式,拓展国内外客源市场的广度、深度。 

  37.深化闽西南协同发展。突出厦明文旅协作,打造闽西南文化旅游圈。深化沪明联谊,进社区、引进来,加大与上海市场的互动交流。深化浙皖闽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探讨资源互换、客源互送合作机制。 

  十、强化意识形态阵地管理 

  38.深入开展“扫黄打非”专项斗争。开展“清源”、“秋风”、“剑网”、“净网”、“护苗”五大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非法出版活动,严厉打击淫秽色情信息等。深入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提升基层工作效能。 

  39.持续抓好各类文化产品的管理。把好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审读、审批关,严格内容审核,规范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编印行为。 

  40.加强广播电视行业管理。加强广播电视内容监管,确保庆祝建党100周年重大活动及春节、全国两会等重要保障期广播电视节目安全播出。持续开展境外卫星电视节目秩序专项整治和无线频率整治整治专项行动。规范广播电视传媒管理,加强对频道频率、广播电视广告监管。 

  41.引导推动优秀网络视听作品创作。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国庆等重大时间节点,指导各级广播电视媒体、视听网站做好主题宣传,营造浓厚舆论氛围。重点抓好广播电视新闻作品季、优秀国产纪录片季、网络视听节目季等推优以及重大题材网络影视剧项目征集、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评选等工作。组织开展各类主题活动优秀公益广告展播活动,推荐一批优秀作品参加省上评选,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十一、提升文旅市场综合执法监管水平 

  42.推进依法行政。制定年度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实施方案,全面贯彻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完善制定三明市文化和旅游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明确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梳理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管理办法。 

  43.做好普法宣传。制定年度普法责任清单,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做好宪法、民法典及文化和旅游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普法宣传活动。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和任前法律考试制度,切实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素质和法治能力,完善法治审核监督机制。 

  44.加强市场监管。统筹协调“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暗查暗访工作,推进文化和旅游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用好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与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持续开展文化旅游市场”体验式”暗访专项整治,常态化推进文化旅游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精神文明创建、平安综治、“扫黄打非”、“扫黑除恶”等工作,促进文化旅游行业安全稳定、有序发展。 

  十二、强化文旅人才队伍建设 

  45.统筹做好机关干部选拔任用和职级晋升等工作,形成干部选拔任用和职级晋升交互促进、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进一步完善二级绩效管理考评办法,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做好局机关公务员平时考核工作,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用好用足用活现有政策,做好优秀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工作。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