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2015年工作要点
时间:2016-06-27 11:17

 

2015年,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中央、省、市关于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的系列会议精神和部署,围绕“九个一”即“贯彻一个《意见》,实施一个《标准》,制定一个《规划》,创建一个示范区,建好一个遗址公园,打造一台精品剧(节)目,完善一系列体制机制,抓好一批惠民工程,深化一项重点领域改革”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

一、以《意见》和《标准》为指导,全力争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1.推进标准化建设。按照文化部中期评估提出的9条整改建议、创建示范区东部标准和《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逐一落实,将保障群众读书看报、收听广播、观看电视以及广电、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创建内容,全面达标。今年,市里将印发《三明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市财政安排220万元扶持20个基层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每个补助3万元)和80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每个补助2万元)建设,通过示范带动作用,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建设,安排500万元在全市重点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和市区车站、广场、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配置100台以上的“文化一点通”。全市文化馆要做好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迎检工作,市艺术馆等有条件的市馆、县馆要争创一级馆。

2.创新机制体制。5月份前争取国家专家的指导,完成我市创建示范区总课题《提升三明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修改、完善、提升。加快制度设计成果转换,以“六联六创”和“一河两岸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为载体和抓手,重点探索完善《三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流动文化服务协调机制》、《资源整合、共建共享机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社会化参与机制》、《绩效考评机制》等配套制度的研究、下发和贯彻执行。

3.整合文化资源。整合文化部门网站和数字资源,拟建统一的“三明市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全方位展示三明地方特色文化,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以市图书馆、艺术馆新馆投入使用为契机,整合、推进公共文化数字服务网络、数字互动体验区等特色项目建设。建立结对帮扶机制,包括市县机关单位、文明单位、文化单位与乡镇(街道)、村(居)、学校、基层文化馆(所)的资源整合,互通有无,共建帮扶。

4.提高群众满意率。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站、手机短信、微信、LED屏、板报、海报、条幅、宣传海报等各类宣传阵地和各类媒体,让群众及时了解示范区创建,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开展好“墟日文化”宣传,不断扩大宣传声势和范围,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舆论氛围,进一步提升示范区创建的社会影响力,提高群众的参与率、知晓率和满意率。积极探索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第三方评价机制,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协调市城调队分别针对市区、基层、农村、少数民族乡村开展3次左右的群众满意率调查工作并进行分析,以此指导创建工作的开展,并为2015年对各县(市、区)的绩效考核提供依据。

5.试点推进法人治理结构。确定三明市图书馆、三明市少儿图书馆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单位,建立理事会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逐步在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机构中推行。

二、以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心,提升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水平

6.加快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步伐。全面跟踪落实《万寿岩遗址环境整治工程》和《三明万寿岩遗址文物本体保护及地质病害治理工程》立项报告的批复情况。3月份完成《万寿岩遗址环境整治工程》的方案设计和经费预算编制上报省文物局。编制《船帆洞展示利用方案》和施工图方案报省文物局批复后施工。继续做好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征地等相关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的资金扶持。

7.继续做好全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加快各县(市)国有博物馆的文物登录工作,积极组织文物专家对全市申请的6839件文物进行认定。

8.加大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继续做好首批“三明市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的评审工作,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全面启动永安吉山村和青水沧海村等传统村落的维修保护工程。启动将乐良地村等第二批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和维修方案的编制工作。深入挖掘古村落文化内涵,全面展示三明传统村落魅力,积极组织优秀作品参加全省“记住乡愁”传统村落摄影展。    

9.高度重视文物安全工作。加大全市文物安全检查,组织开展对国家、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隐患大排查,督促各文物单位做好安防、消防等文物安全工作。加强中央苏区、革命老区、涉台文物、客家文物的保护力度。充分利用文化遗产日、博物馆日、重大节庆等传统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宣传《文物保护法》,提高群众文物保护意识。

10.提升非遗保护传承水平。积极推荐朱子祭典申报国家非遗项目。完善三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建设,加快泰宁梅林戏展示传承基地等一批非遗展示传承场所的建设。总结提升“一月一县一轮展”非遗活态展示传承机制,促进县县之间的横向交流,为非遗保护传承提供良好平台。

三、以我省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契机,推动我市文化产业整体实力提升

11.以项目带动发展。全力抓好93个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的推进工作,积极促成新增项目开工建设,推动续建项目完工投产,争取招商及前期项目落地实施。

12.以展会带动推广。筹备参加第八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博会,拟以“竹天下”为主题,从新视角出发,贴近市场经济原则,集中展区面积,建设三明企业群大馆,重点推广三明的竹、木及玉宝石工艺产品。

13.以协作推动融合。在泰宁召开闽东北经济协作区文化产业协作会,探讨如何开展文化与旅游融合等方面的协作。同时与厦门大学、三明学院等高校签署关于文化创意、文物保护、非遗开发等方面的合作协议。

14.以赛事促进创新。积极组织我市文化企业、院校和个人参加各级专业展会和文化创意类产品比赛,重点策划举办三明市首届文化创意设计作品大赛。

15.以政策推进发展加快推进我市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做好《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我市文化中介机构的实施意见》的制定工作。

四、以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为目标,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16.完善文化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的应用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文化部等4部委《关于加强执法监管,完善管理政策,促进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和文化部《关于推动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转型升级的意见》精神,积极推动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转型升级,在省厅的指导下做好全市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转型升级试点建设工作,鼓励上网服务场所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17.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继续开展网吧、电子游艺、公共文化经营场所、校园周边文化市场、少儿出版物市场、境外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等重点场所的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市场监管,确保全市文化市场健康有序。

18.加强消防和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严格执行新《安全生产法》,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规定》,坚决执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总要求,按照“谁审批,谁负责”以及“属地监管与分级管理相结合,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抓好文化市场的安全生产工作。

五、以参加省级以上重大赛事为平台,努力创作生产更多更好的文艺精品

19.抓好主题文艺创作。重点创作反映客家文化、朱子文化、红土地文化、抗战文化、小吃文化等重点题材作品。认真贯彻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沙县为主围绕“小吃文化”创作、打造一台精品大戏,其余各县(市、区)也要紧扣主题,积极创作生产具有地域特色的文艺精品。

20.举办主题文艺展演。围绕中国梦、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等主题以及结合重大节庆日举办歌舞、书画、摄影等系列展演展示活动。总结三明群众广场文化活动连续20年成功开展的经验,办好“第20届三明群众广场文化活动”、“流动舞台车文化下乡巡演”、“三百(百场演出、百场讲座、百场展览)工程”等系列活动,打造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品牌。精选民间、民俗优秀文化节目参加和配合做好央视CCTV-7在三明尤溪举办的2015“农民春晚”;邀请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到三明开展2015“大地情深”—志愿服务走基层活动;与新疆昌吉州麻纳丝县结对子实施“春雨工程”,开展《客家风情》大展台活动。

21.参加文艺赛事。扶持重点单位和重点作品,推荐市客家文化艺术中心创排的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音诗画剧目《行走三明》参加第六届福建艺术节,推荐泰宁县梅林戏剧团创排的梅林戏《月缺月又圆》参加福建省第26届戏剧会演,推荐将乐县曲艺节目《李寄斩蛇》参加全国儿童剧目展演。同时,组织一批优秀作品参加福建省第3届音乐舞蹈杂技曲艺展演,争取获得好成绩。

六、以满足群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为导向,抓好抓实重点惠民工程

22.实施“周周有戏”工程。组织市客家文化艺术中心、泰宁梅林戏非遗保护中心、永安大腔戏等受扶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剧种剧团开展公益演出活动,全年面向当地群众提供50场免费的文艺演出,每场补助1万元。

23.完成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网建设。年底前完成全市10座高山台数字化建设任务,实现15套电视节目(中央12套、市台2套、县台1套)节目无线数字传输覆盖。

24.完成县(市)城区数字影院建设。完成已建成未开业的清流、大田、泰宁3家数字影院消防安全验收,确保年底前开业。

25.继续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确保实现在全市各行政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全年免费放映电影20000场以上。同时,筛选3个左右条件成熟的行政村向省局争取设备和资金,开展室外流动放映向室内固定放映转变试点建设。

七、以发挥舆论主阵地作用为核心,提升广播电视传播能力

26.强化主题宣传报道。围绕各级党委和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宣传阐释和社会关注热点难点问题引导等宣传重点,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传递正能量、发出好声音,切实为建设幸福美好新三明造势聚力。加强宣传报道的组织策划,加大对我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等重大活动的宣传报道力度。

27.强化品牌频道(频率)建设。开拓创新思路,努力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广播电视栏目。继续加强广播电视节目监管,自觉抵制违法违规广告的播出。认真做好“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动画公益广告展播工作。完善安全播出监测体系和应急指挥调度系统,落实防范恐怖袭击和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工作措施,确保安全播出万无一失。

28.强化广播电视节目评议工作。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完善广播电视节目评议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评议队伍政策水平和把关能力;加强收听收看业务学习交流,提高评议队伍专业素质;开展明查暗访评议工作;树立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开展广播电视节目评议,进一步坚持广播电视正确导向,强化党和政府对广播电视媒体的领导力和舆论引导力;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节目质量和品位,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有效和广泛传播,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29.强化广播节目评优工作。通过开展优秀节目评优工作,促进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宣传业务工作交流,为新闻从业人员的成长提供平台。

八、以确保舆论导向正确为首要任务,促进新闻出版事业健康发展

30.持续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斗争。按照全国、全省“扫黄打非”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开展“清源”、“净网”、“秋风”、“护苗”等专项行动,管住关键环节,完善工作机制,推进综合治理,严格依法监管。

31.加强版权工作。开展“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宣传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部署,深入开展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2015”专项行动。巩固机关软件正版化成果,着手推进企业软件正版化工作开展。

32.大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认真组织开展第九届“书香三明”全民读书月活动,利用市图书馆新馆、市新华书店等活动阵地,创新活动方式,营造读书氛围。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实体书店向国家争取扶持资金资助项目。

33.加大农家书屋出版物补充更新力度。进一步提升农家书屋建设和管理水平,合理分配中央、省上安排的出版物补充更新资金,积极争取当地财政配套资金,为每个农家书屋补充更新2000元的出版物。重点探索“大馆带小屋”、“农家书屋与村文化活动室资源、人员整合”、“出版物补充按需供给”等工作机制,真正做到“有人管、门常开、书常新、人常来”。

34.做好印刷企业行政审批下放工作。做好包装装潢、其他印刷品印刷企业的行政审批权限下放工作。各县(市、区)在审批工作中要建立审批工作细则,依法行政、廉洁行政,实行“阳光审批”制度。

九、以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为重点,加快文化企事业单位改革步伐

35.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巩固文化体制改革成果,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围绕效益最大化目标,完善国有文化资产运行体制机制改革,推进院团资源整合改革

36.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力度。在市委宣传部的统一部署下,深化广播电视体制改革,启动三明广播电视台组建工作。继续推动报、刊、网资源整合,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按照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要求,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力度,提出本系统事业单位分类意见,完成文广新系统事业单位分类工作。推进公共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创新,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深化内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十、以落实“两个责任”为根本,全面加强党的建

37.落实“两个责任”。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全面推进文广新工作。厘清岗位责任,强化担当,建立权责清晰的责任体系,把落实主体责任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 形成上下贯通、层层负责的工作格局和抓党风廉政建设的强大合力,确保党组各项决策部署及时贯彻落实

38.坚持以制度管人。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开展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动“三严三实”要求形成新常态定期开展廉情分析及责任制工作落实情况的检查,严格执行人事工作纪律,制定完善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坚决杜绝乱作为、不作为行为。

39.提升监督效能。狠抓政风行风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的方针和原则,以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继续办好广播电台“纠风热线”等栏目,增强与百姓的密切联系,强化社会监督,转变工作作风。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行政效能,确保政风行风建设出实效。

40.强化法治意识。充分运用法治新思维提高党员干部依法行政能力,让党纪国法真正成为高压线,使党员干部讲政治,懂规矩,守纪律,努力成为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文化广电新闻出版队伍。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