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SM00122-0600-2025-00006
  • 备注/文号: 明文旅〔2025〕8号
  • 发布机构: 三明市文化和旅游局
  • 公文生成日期: 2025-01-24
  • 有效性:有效
  • 有效性:有效
  • 有效性:失效
  • 有效性:废止
三明市文化和旅游局关于印发《2025年三明市文化和旅游消费提升年暨文旅项目建设年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三明市文化和旅游局 时间:2025-01-25 16:34

各县(市、区)文体和旅游局,局属各单位、机关各科室:

  现将《2025年三明市文化和旅游消费提升年暨文旅项目建设年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三明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5年1月24日

  

  

2025年三明市文化和旅游消费提升年暨文旅项目建设年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2025 年福建省“一路山海一路歌”文旅促消费主题年实施方案》,切实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激发我市文化和旅游消费市场潜力,推动我市文化和旅游消费提档升级,经研究,决定开展2025年三明市文化和旅游消费提升年暨文旅项目建设年工作,并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旅游发展大会上关于“加快建设旅游强国,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来闽考察时提出“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的重要讲话精神,并围绕福建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提出的“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主题,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沪明对口合作、新时期山海协作为契机,推动全市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

  二、总体目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时将“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置于九大任务之首,充分彰显了提振消费对全方位扩大内需具有重要的意义。消费,一头连着宏观经济,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经济政策的着力点要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计划通过实施2025年三明市文化和旅游消费提升年暨文旅项目建设年工作,到2025年底,有效提升我市文旅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构建多元化、高品质的文旅消费供给体系,使全市游客人均旅游消费水平得到较大提升,进一步丰富居民文旅生活,增强文旅产业的经济驱动力,推动文旅经济高质量持续增长。

  三、主要任务

  (一)优化文旅消费基础设施

  1.推动一批文旅重点项目建设以消费需求为引领,以项目为驱动,从文旅融合与创新、绿色生态休闲旅游、文旅景区提档升级、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改造、文旅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等五个角度出发,在全市重点打造100个文旅消费提升项目、30个文旅重点建设项目,进一步提升我市文旅产品质量和游客感受体验。

  )培育文旅消费新业态

  2.积极拓展文旅消费场景。实施A级旅游景区文旅体验提升计划、乡村旅游打卡体验计划;实施“以文入景”工程,将情景演艺、体育赛事、非遗文化、文旅集市等元素植入重点景区,提升游客体验;发展文博展馆游、生态康养游、工业旅游、研学旅游、体育旅游等新业态,丰富游客文化体验,拉长文旅产业链。

  3.繁荣假日经济、夜间经济支持各地抢抓春节、“五一”、国庆等假期节点,开展系列文化旅游消费活动,打造一批餐饮、娱乐、民宿、露营地等广受欢迎的文旅业态项目。大力发展夜间文旅经济,积极借鉴泉州西街、福州烟台山等经验,推动各县(市、区)重点打造1-2个如“泰宁古城”“东门古街”式的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三)打造特色文旅康养产品

  4.加强特色康养产品培育。以文旅康养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工作为抓手,鼓励各地以职工疗休养基地、森林康养基地为重点,打造一系列以森林、温泉、河湖等资源为基础的,以食养、医养、疗养、旅居为特色的康养度假产品,推动森林康养、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健身运动、职工疗休养、养老产业等有机融合。

  )扩大文创产品和美食消费

  5.深度开发文创伴手礼充分发挥我市“山高林深水美茶香”的自然资源优势,推出“上海礼遇”系列产品。鼓励和推动开发茗茶系列,农林特产系列和非遗美食、戏曲、工艺系列文创伴手礼,并通过举办各类文创集市活动,带动旅游伴手礼消费。

  6.持续推广“美食+文旅”做好“小吃+文旅”文章,以沙县小吃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等为平台,将小吃元素与非遗、旅游、体育等相融合,把美食“流量”转化成游客“留量”,以地方特色美食带动文旅消费市场发展。

  )推进文旅资源深度开发

  7.推动旅游资源整合提升加快推进环大金湖旅游度假区建设,推动上马一批重大项目,进一步强化要素供给能力,增强旅游要素的吸引力,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提升游客体验,释放行业发展活力。

  8.强化文化遗产传承利用统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乡建设、经济发展、旅游发展的关系,统筹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开发利用。

  9.持续文旅品牌营销推广。利用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渠道,开展线上营销活动,积极留意可能影响旅游市场的热点事件,努力扩大三明文旅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举办各类文化节庆活动,如民俗文化节、艺术展览等,提升旅游品牌吸引力;依托沪明对口合作、泉明山海协作、闽西南协同发展等工作机制以及近期国家对外国人过境240小时免签政策,推动与上海和福厦泉等沿海城市的资源共享、客源互送,积极吸引境外、省外游客来闽来明旅游。

  提升文旅消费惠民服务

  10.推出重要市场免票活动。鼓励各县(市、区)、各类文旅企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景区门票减免、淡季优惠开放、演出门票打折等政策,鼓励3A级以上收费景区,开展“景区开放日”活动。

  四、保障措施

  各县(市、区)文旅局要根据本方案,将提升文化和旅游市场消费及文旅重点项目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本地区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提升的具体举措。市文旅局将加强对各县(市、区)文旅局的督促考核,定期通报各县(市、区)文旅消费指标进展情况。同时将文旅消费提升工作纳入市对县绩效考核(文旅经济指标)评价范围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